保安行业需不需要职业教育、需不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讨论,似乎随着教育部、公安部和人劳部将保安专业列入“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举措而得以平息。但对于保安高职教育的实质内涵,尤其是将职业教育融入保安人才培养体系、机制的建设还缺乏一种深层的思考和全面的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指引下,试对保安专业的高职教育进行全面的梳理、整合和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高级智能型、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我国教育文件中提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根据保安行业的实际情况及对人才类型的选择,保安高职教育人才应属于一种高级职业型人才。相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而言,职业型人才更注重全面职业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因而,高职保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掌握安全保卫实用性知识,具备较高的安保实践能力,能在保安服务企业基层管理部门、其他企事业单位安保部门、特殊保安技能服务岗位从事一线安保管理和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解析
1.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核心是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职人才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中最本质的能力,是区别普通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关键所在。与中职人才懂规则、会操作的动手能力相比,高职人才应熟练掌握岗位群通用的基本技能、有专业背景的专门技能以及某些特殊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能完成技术比较复杂或非常规性的工作,并能运用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或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排除操作中的技术故障。具体到保安职业而言,以门卫保安服务岗位为例,知晓门卫工作的基本流程并会操作是基本工作要求,但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还要具备制订门卫执勤方案、组织实施门卫执勤、会处理门卫岗位的突发事件的能力。由此可见,保安高职教育人才目标应首先定位于保安基层管理岗位的管理者,而非保安劳务服务的劳动者。
2.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侧重于心智技能。心智技能是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显性特征之一,但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不仅能“动手” 更能“动脑”。这是基于保安职业实际需求的结果。从保安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保安职业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治安环境下所具有的观察、分析、判断、决策以及各种安保方案的策划、制订、完善、实施的能力。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心智技能并不排斥操作技能和经验技术,相反,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应首先要掌握熟练的安保操作技能,具备丰富的安保管理经验,是操作技能基础上的心智技能,是经验技术磨砺出的心智技能。
3.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突出综合性。职业能力的综合性表现为职业能力的整合、借用、迁移等特性。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除了精通本专业岗位群主要工种的工作技能外,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并具有运用交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如社区保安应知晓物业管理、智能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外事保安应知晓国外风俗、外语运用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在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中,应注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开设复合型专业和拓展型课程。
4.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须具备全面的职业素质。首先,保安人才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是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因而服务行业必备的礼仪素养和服务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另外,保安职责处处与公民、法人的生命、财产权息息相关,因而保安员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法律意识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有更高、更特殊的要求。其次,保安工作是一种“管人”的工作,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保安的工作绝大多数并非“单体”作战,保安管理的层级性要求保安须具备合作、服从、领导意识。最后,由于保安行业的特殊性,保安人才进入职场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保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即同类专业中不同人才的规格差异。基于以上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解析,保安高级型应用人才应定位于一线的安保管理者和特殊安保技能服务者。参照《保安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定位在高级保安员层次(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为宜。具体而言,保安高职教育应侧重以下两类保安岗位人才培养:一是基层保安管理岗位,如保安队长(大队长、中队长)岗位;二是保安特殊业务岗位,如保安技防岗位、押运岗位和安检保安岗位。
二、课程开发及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和实践并重
课程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决定了其课程建设必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当前国内职教体系多采用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整合型职教课程模式。其核心工作是构建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开发应从典型的工作任务入手,进而分析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提炼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和职业态度,并对三者实施模块化处理。最终在形成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实施课程模块化整理,以确定与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结合,完成职业分析的结果与课程设置的合理对接。
就高职保安专业而言,应具体分析保安守卫、保安巡逻、保安押运、随身护卫、人群控制、技术防范和安全咨询等保安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制定保安勤务方案、保安执勤前的准备、组织实施保安勤务和紧急情况处置的工作流程,最后提炼出保安工作岗位应具备的保卫方案制作、应急处置、现场指挥、团队管理、客户沟通、勤务训练等核心职业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安全、合法、科学、协作等职业态度。在保安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提炼、总结出具体的保安专业课程目标,实施高职保安专业课程模块整合,最终形成“主线——模块——双证书 ”的课程体系。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分解成若干模块,学习过程中考取保安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划分为:
(一)基本素质和能力模块课程
基本素质和能力模块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任选课,必修课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法理、语文、外语、电路电工基础、普通体育、计算机应用、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汽车驾驶、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等课程,这类课程教学时数约占总教学时数的30%的左右,其中实践教学时数为20%的比重。
(二)岗位能力模块课程
高职保安专业的岗位能力模块课程宜采用“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模式。即专业平台课解决保安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课程有:保安服务概论、礼仪队列与内务规范、安保法律实务、安全防范技术及应用、犯罪预防技术、应急处置。专业方向课主要针对保安具体岗位而开设的课程,如安全保卫专业(保安管理方向)应开设企业管理、保安勤务、风险评估、海外安保等课程。这些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各个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要求而设计教学内容,是一类以实验实训为主体特征的课程,其理论知识围绕实践项目内容安排。专业平台课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训的学习任务,而专业方向课程则针对专业方向特色班的学生开设。这类课程约占总教学时数的60%,实践教学时数约占50%至65%的比重。
(三)拓展能力模块课程
为毕业生扩大就业范围奠定基础以及在今后工作岗位中转岗的能力需要,保安专业还应开设诸如物业管理、秘书学一类拓展性课程。这一模块的课程也是一类以实验实训为主体特征的课程,总学时约占10%。
在岗位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中还建有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有单项操作技能实训、项目演练、综合技能训练、项岗实习等环节。其中单项操作技能实训、项目演练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综合技能训练在专业实习中完成,项岗实习在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内完成。
三、关于人才培养路径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途径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最佳途径。
如前所述,高职保安教育应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服务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而“工学结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是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目标的最佳切入点。具体而言,保安高职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应采用“递进式、灵活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
根据安保行业的阶段性、时令性安保人力需求缺口大的实际情况,主动接洽相关单位,如大型会展中心,大型游乐场所,派送学生到对方单位提供安保劳务服务人员。在对方单位的安排下,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安保工作的真实情况。但在选择对方单位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对方单位品质。如选择规模较大、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以保证接纳学生的量以及工作、生活上的保障。二是技能训练针对性。比如学生到大型会展中心主要实施人群控制的安保技能训练,到交通事故处理中心主要实施现场急救的技能训练。这个阶段主要在第一学年下学期和第二学年上学期,具体时间可采用分散式,如五一、十一假期安保执勤来完成,学生以满足一定安保服务工时为考核点。
(二)真做式教学模式
高职保安学生校外实训不仅只满足提供普通安保劳务服务者的层面,必须深入到保安管理层面。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一是跟班制,即协助保安队长或保安主管管理安保事务,如协助驻勤点的纪律检查、列席保安例会、旁听与客户单位谈判等等。二是带班制。即在保安队长或保安主管的安排下,独立完成一项具体工作项目,如保安分队长、主管消防的保卫干事,以全面适应新岗位的职业要求。真做式实践教学时间相对固定,工期较长。其中跟班制可放在第三学年上学期集中四周时间,带班制可放在第三学年下学期集中八周时间。
当然,为保证校外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比如,首先要建立保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之成为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桥梁,为专业与本地区在教学、科研、学生实习与就业等方面的合作提供支持。合作企业与学校之间还应签订合作教学协议,在合作框架下保证学生实训教学质量为核心,在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满足教学需求之间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